从楞严经中一个经典的譬喻看佛祖的智慧
为什么说古人说“自从一读楞严后,不看人间糟粕书”,只是《楞严经》的佛学修行标签掩盖了其它方面的价值,就比如柏拉图哲学的核心观念是“理念论”,他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存在的,世间一切不过是理念竖起的样板,对柏拉图而言,研究哲学就是研究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理念,进而关照这一理念投射的特定事物。
这个理念虽然距离佛学所说的“真心”有很大的差别,但是也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了,真正的唯心主义不是唯妄心,而是唯真心,也就是唯《心经》中的舍利子,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,所以古希腊、古罗马以及中国的老庄,确实都是有大智慧的人,只不过国外的唯心主义由于文化的断层并未发展起来,而中国的老庄以及王阳明,糅合了佛教,在文化史上大放异彩。
又如王阳明的心学,其实就是道家和佛学的融合:
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。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:你经常说,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。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,受你心的控制。
你看这朵花,在山间自开自落,你的心能控制它吗?难道你的心让它开,它才开的;你的心让它落,它才落的?王阳明听到后,就写出了这句经典的唯心论句子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”
言归正传,看看《楞严经》这个譬喻,原文和注解如下:
【即时如来,从胸卍字,涌出宝光。其光晃昱[yù],有百千色。十方微尘,普佛世界,一时周遍,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。旋至阿难,及诸大众。】
即时,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,其光明晃耀,有百千种色彩,一时之间,周流遍照十方微尘数的普佛世界。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的头顶之后,再从十方世界,回旋至阿难以及诸大众之头顶。
【佛告阿难言:吾今为汝建大法幢。亦令十方一切众生,获妙微密,性净明心,得清净眼。】
佛陀告诉阿难说:“我现在为你建立大法幢,希望十方一切众生,都能通过此法,获得妙相微密、自性净明的真心,证得清净道眼。”
【阿难,汝先答我,见光明拳。此拳光明,因何所有?云何成拳?汝将谁见?】
“阿难,你先回答我几个关于见光明拳的问题。拳的光明是因什么而有的?又是怎样成拳的?你是怎么见到的?”
【阿难言:由佛全体阎浮檀金,赩[xì]如宝山,清净所生,故有光明。我实眼观,五轮指端,屈握示人,故有拳相。】
阿难说:“由于佛陀全身都是阎浮檀金色,赤金光色犹如宝山,因是清净心所生出,故而有光明。我确实以眼观见,世尊的五轮指端弯屈、握成拳状示给人看,故而就有拳相。”
【佛告阿难,如来今日实言告汝。诸有智者,要以譬喻而得开悟。】
阿难还是认为眼睛观见。佛陀告诉阿难说:“如来今日实言告诉你,诸有智慧的人,要以譬喻这种方法而得到开悟。”理上想不明白了,不妨换一个方式,用打比方的方法,也能帮助理解。
【阿难,譬如我拳,若无我手,不成我拳。若无汝眼,不成汝见。以汝眼根,例我拳理,其义均不?】
“阿难,譬如我握拳,如果没有我手,就握不成拳。如果没有你的眼,就不能看见。若是以你无眼根就不能见,比照我无手就不能握拳,义理是一样的吗?”
佛陀又在挖坑。无手虽然不能握拳,但无眼根,依然还是有见性的。
【阿难言:唯然世尊。既无我眼,不成我见。以我眼根,例如来拳,事义相类。】
阿难显然没明白这一点,他回答说:“是的,世尊。既然没有我的眼睛,就不能成我的见。以我的眼根,比例如来拳,这两件事的义理是相类似的。”
【佛告阿难:汝言相类,是义不然。何以故?】
佛陀说:“你说相类似,这个义理不是这样的。为什么呢?”
【如无手人,拳毕竟灭。彼无眼者,非见全无。所以者何?】
“如果是无手之人,其拳相毕竟就灭了。而那个没有眼睛的人,并不是见性完全没有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”
【汝试于途,询问盲人,汝何所见?彼诸盲人,必来答汝,我今眼前,唯见黑暗,更无他瞩。以是义观,前尘自暗,见何亏损?】
“你试着在路途中询问盲人:‘你见到了什么?’那个盲人必定这样回答你:‘我现在眼前,除了见到黑暗,便看不见其他的了。’以这个义理来看,盲人攀缘的前尘本自为暗,他的见性有何亏损呢?”
盲人前尘自暗,有多种因。有可能是杀业太重、曾毁坏众生的眼睛。但最严重的莫过于毁谤佛法等。这种罪报一般先在地狱长劫轮回,然后转到畜生、饿鬼等恶道,最后转世为人,也常贫穷下贱、世世无眼。
【阿难言:诸盲眼前,唯睹黑暗,云何成见?】
阿难说:“那些盲人眼前,只能睹见黑暗,为什么能说成是看见呢?”
阿难此问,说明他还未清晰理解佛陀所说的见性。见性是见觉之性。见到种种物像诚然是觉,见到黑暗也同样是觉。如果没有觉,连黑暗都不可能看见。
【佛告阿难:诸盲无眼,唯观黑暗。与有眼人,处于暗室,二黑有别?为无有别?如是世尊。此暗中人,与彼群盲,二黑校量,曾无有异。】
佛陀说:“诸盲人没有眼,只能看到黑暗。与有眼人,处于暗室之中看到的黑暗,这两种黑暗,是有差别?还是没有差别呢?”
阿难回答说:“没有差别,世尊。暗室人所见之黑暗,与盲人所见之黑暗,未曾有什么差别。”
【阿难,若无眼人,全见前黑,忽得眼光,还于前尘见种种色,名眼见者。彼暗中人,全见前黑,忽获灯光,亦于前尘见种种色,应名灯见。若灯见者,灯能有见,自不名灯。又则灯观,何关汝事?】
佛陀就说了:“阿难,若此无眼人,原本全见前尘黑暗,忽然得到眼光,恢复了能于前尘见到种种色相的功能,称名为眼见,那么,那个暗室人,也是全见前尘黑暗,忽然获得了灯光,也能于前尘见到种种的色相,则应该称名为灯见。若是因灯光而见到前尘,灯能够自己有见的话,则灯就是活物),自然就不能称名作灯了。退一步说,如果灯能自己有见,则又何关你的事呢?”
【是故当知,灯能显色,如是见者,是眼非灯。眼能显色,如是见性,是心非眼。】
佛陀说“因此你应当知道,灯光能显色,如是真正看见的,,是眼睛而不是灯。同样的,眼睛能显色尘,如是真正见到真性,是心而不是眼睛。”
灯光显色,令眼得见。眼光显明色尘,令心觉知。举例来说。开灯见到屋内沙发,不是灯见到了沙发,而是眼睛看见了沙发,灯只是照明显色而已。而实际上,眼睛也如同这灯光一样,只是显出了沙发这个物像,真正见到沙发的是心。
【阿难虽复得闻是言,与诸大众,口已默然,心未开悟。犹冀如来慈音宣示,合掌清心,伫佛悲诲。】
阿难虽然又听到了如来的开示譬喻,他和诸大众一样,虽然口中问不出话来,但心里仍然没有开悟。依然希望如来慈音,继续宣讲开示。他们合掌礼拜,清净身心,伫立等待佛之慈悲教诲。
……
又比如:「是故阿难!汝今当知:见明之时,见非是明;见暗之时,见非是暗;见空之时,见非是空;见塞之时,见非是塞,四义成就。汝复应知:见见之时,见非是见;见犹离见,见不能及。云何复说,因缘自然,及和合相?」
通常我们都是将睁开眼睛叫看见, 闭上眼睛叫看不见。
几乎没有人会反驳这是错误的,都会很自然的认为这就是正确的描述。
事实上,我们睁开眼睛只是见到的明明是“明”, 闭上眼睛见到的明明是“暗”而已。怎么能叫“见”与“不见” 呢?为何我们会被事物所颠倒而长迷其中不自知呀,我观照是因为我们“见”到事物后启动辨识之心, 生出爱恨取舍之心,从此就被物所转,而找不到回归自性的路。
“见” 是自性的一个功能,它无形无相无来无去,跟自心一样,不管眼睛瞎不瞎,见一直都在,从未离开过我们,若心不想见 ,即使物放在你的眼皮底下, 你也会视而见不到此物 , 所以证明“见”不是眼睛的作用,而是心的作用。
心是我们所有功能的总开关,他的启动模式只需要那么一个闪念即可开启和关闭, 所以有句成语叫“心想事成”。
像我们想见距离地球那么遥远的太阳,也只不过需要那么一闪念即可见到太阳,观见的能力大不?
像我们想观见短距离的事物也能轻松自如的观见,只要我们那么一闪念的去想要观见。
像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叫“通过表面看本质” 我们“见” 的功能又可穿透物而能“见”到。
但是我们却又无法将“见”从任何事物上剖离出来,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事物,而不是“见” ,可证知“见”是 无处不在,无处都在的,功用很强大。
所以证知 如要想“见”到自性,还得于各种色相中摆脱出来,返照自心,自能“见”到自性的清净无染之相。
明了“自性”于各种色相上面还会执着取舍吗?
相关文章:
- [六爻占卜]孩子缺钾是怎么造成的,用易学去探究根源可行吗
- [六爻占卜]舟行水上如何“上岸”,黑水化土终出黑名单
- [六爻占卜]《玄微古筮今注》增补章节:世爻为一卦之主
- [六爻占卜]震化离,火旺木焚,逢火年不吉
- [六爻占卜]周易六爻中讲不讲神煞,神煞有用吗
- [六爻占卜]孩子头疼多年,到处求医,求问原因!
- [六爻占卜]应临玄武克世,朱雀发动,诈骗明显
- [六爻占卜]午火旺而伏藏,申月午日见财星
- [六爻占卜]周易预测与庄子的“空船理论”
- [六爻占卜]兑二离三两三天,戌日戌时人仙去,奇验!
相关推荐:
- [六爻占卜]孩子缺钾是怎么造成的,用易学去探究根源可行吗
- [六爻占卜]震化离,火旺木焚,逢火年不吉
- [六爻占卜]六爻中午丑相害的生动演绎!
- [六爻占卜]路边野花不能采,路边的东西也不要随便捡!
- [六爻占卜]六爻占卜中如何预测孩子的学业
- [六爻占卜]两三年前预测房子的卦象竟无意中成了经典!
- [六爻占卜]有谁还记得我曾经推演的华为芯片困境何时解决
- [六爻占卜]周易推演日本核废水的排放有多大的影响
- [六爻占卜]预测这次环绕京津冀的大雨之灾何时消退
- [六爻占卜]奇妙的射覆-占卜中考志愿录取学校名和方位